一, 未来之城的引力
几个机构单位都在做雄安新区旅游发展的《战略研究报告》和《规划思路》,都认为,未来雄安必将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,我力赞!只是,我认为未来之城的旅游价值不是在平面状态的资源上构建出来的,现有的“生态”“文化”“区位”各种要素的饱满程度并不保证雄安成为“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”。注定要把雄安推向“世界著名”高位的,是那些至今为止还看不见摸不着的核心竞争力,是它的“未来的产业,未来的科技,未来的城市,未来生活方式”。做雄安旅游,先要飞跃想象:未来雄安是什么样的;然后再次飞跃,设想未来之城的未来旅游是什么样的。
二,未来旅游的载体
雄安的特质是已定的。《规划纲要》之后的时期,从基础设施的铺开,起步区的起步,各种产业的进入,白洋淀治理的推进,每个环节都将是最先进的理念,这种“创新”就是雄安特质。但是把雄安的“创新”特质,转化为具体的旅游引力,是“大师”没有研究过的问题。我们思考雄安未来旅游,用一般的“打造旅游吸引物”的规划思路,是对应不上雄安背负的政治、经济、科技的宏大使命的,也和《规划纲要》的精神对应不起。我们习惯使用的一些规划工具,就是那些既有的成文标准、规范、导则,也并不解决这个问题。要和未来城市的创新发展“同频共振”,未来旅游第一要和《规划纲要》中每个部分达到的高度相当;第二要和每个部分无缝衔接;第三还要在《规划纲要》的基础上“解构自己”,大胆想象。未来旅游要创意,要突破,最终要像供水供电一样为雄安城市提供访客交流带来活力和开放。这个旅游规划还真难做,这就是旅游规划为什么是“跨专业领域”的“专业领域”。虽然从每个专业的维度都可以切入旅游,但是对一个整体目的地的认识理解和建设,还必须“全域”“全维”“全视角”,硬建设软建设一起上。文武全行,总剧本分剧本一起上。“貂续”一句:“全域旅游”主要是一种理念,而不是一堆标准和其他什么东西。
所以雄安新城就是雄安旅游的载体。非要用传统行话,那就是把雄安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,最主要的任务,就是雄安的城市特质“转换”为旅游引力。首先城市需要建立“被感知神经系统”。让城市可被视、被感、被进入,然后是被触摸,被体验,被理解。城市被感知的神经系统也有“中枢神经”和“周围神经”。中枢神经系统是城市的主体,主要构架,主要标志物,城市灵魂精神集中展示区,让人读懂“城市的创新和超前”。“周边神经”是多维的,科技系统,人文系统,自然系统,城市建设系统,生态保护系统,环境系统,安全系统,艺术系统,教育系统,当然还有旅游和休闲系统。这些系统互联互通,形成城市的被感知神经系统网络体系。这个体系需要被规划设计,重要的节点需要布局,相互之间的连接需要全域协同,未来更多的“子系统”生成需要空间。再“貂续”一句,感知城市全貌和城市灵魂,不在“规划馆”,更不在文字报告和PPT中,而是“在城市中的生活,在城市中的行走”。
具体的旅游产品,也是注入城市的特质方能成为“载体”。雄安的“北苑”“南淀”必然会成为生态度假功能区。叫不叫“度假区”不是问题,叫不叫休闲区也不是问题,雄安作为一个现代理念的城市,必然会内涵着“现代休闲系统”。我们现在有《白规》,有生态修复的大规划,有绿化的大规划,有村镇体系调整的规划,这些规则最终都要被纳入“休闲体系”。大家都在议论《规划纲要》目标上没有旅游产业的定位,没有“旅游休闲度假”的功能片区,时机还不到吧。这盘棋往下走,走着走着,一定会看到没有人能改变未来城市在“宜居宜业”之后,必须“宜游”。旅游休闲度假的功能,是雄安新区客观上一定会有的。再“貂续”一下,旅游的人潮,回避不了的。我们是开放城市,不可能封闭运行,不能想像新时代的雄安回到30年前的深圳特区通行证年代去,我们需要的是在发展理念的高度谋划“新老雄安人共享”“主客共享”的解决方案问题,这是新的发展理念五大要求之一。
湖泊水淀休闲度假地整体2.0版呈现。《规划纲要》提的是雄安、张家口形成的“两翼”,其实雄安会更多地成为“商务高端度假休闲”和“周末生态度假地”。雄安新区不得不解决如何“高端”的问题。必须描绘,雄安旅游度假什么形态,如何高端。第一高端在“生态优先”上,湖区减量,这是必须的。这是不是“从大众到小众”,违背“人民群众需求”的宗旨,这就是需要雄安探索创新解决的矛盾,科技先行,信息引导,也许会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;第二高端在湖泊水淀城市文化特色的深入发掘上,三句话:中国风范,淀泊风光,和创新时尚。创新时尚的风格,可能是在城市主体形成的过程中,自然长成,自我完成的,但是对淀泊文化的溯源和提炼,然后呈现在城市风貌上,体现在旅游休闲的体验上,现在的搞法还很粗浅。成为雄安旅游产品的标志,主要“做功”在这一块。这是我们的专长了。至少该有三种突出的文化形态:一种是湖昄现代休闲度假,像西湖周边梦想小镇这样的小产品,外在形态上更多和现代生产相关;一种是原乡文化形态休闲,这一块是原来居民的主战场,他们必须在建新城的过程中,有生存和传承的空间和产业。与以前相比,新原乡文化形态度假产品的外在形态上更本土生活化,但本质上必须超现代;第三种是一部分淀中村需要还湖,成为专门的保护村,村民成为湖淀专业保护者,这些空间的旅游是小众,或者极其小众,深度体验。